牙套怎么选?四种主流矫正方式优缺点全解析
近两年,身边戴牙套的朋友突然多了起来。吃饭时总能碰到金属牙套反光的瞬间,聊天时也常听到"隐形牙套摘戴麻烦"的吐槽。作为在医美行业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大白话牙套那些事,帮你避开选择困难症。
一、金属牙套:性价比
就像手机里的基础款,金属托槽牙套今仍是使用率高的选择。优点是矫正力度强、速度快,价格通常在1.5-3万元间。缺点嘛,大家都懂——吃饭容易挂菜叶,复诊频率高(4-6周一次),对形象要求高的职场人士可能得三思。
现在有种自锁金属托槽,托槽上有小门栓住钢丝,减少了口腔磨损。不过价格会贵上3000-5000元,适合预算有限又追求舒适度的学生党。
二、陶瓷牙套:半隐形选择
远看像牙齿上粘了米粒,近看才能发现奥秘的陶瓷托槽,特别适合要经常见客户的上班族。价格比金属款贵20%-30%,但要注意咖啡、茶、酱油这些容易染色的食物要少吃。
有个冷知识:陶瓷托槽虽然美观,但硬度比金属高,万一磕碰反而更容易碎裂。建议常运动的朋友搭配专用的运动牙套使用。
三、隐形牙套:科技感十足
把牙套做成透明牙模的创意确实聪明,但隐形矫正对自律性要求极高。每天必须戴满20-22小时,吃饭刷牙都要摘戴,适合生活规律的人群。价格区间大(2.5-6万元),主要看品牌和矫正难度。
重要提醒:千万别图便宜买网上所谓的"定制隐形牙套"。正规流程需要先取模、拍片,由正畸医生制定方案,每副牙套的距离到0.2毫米。
四、舌侧矫正:真正看不见
把托槽粘在牙齿内侧的"隐形刺客",完全不影响外观。但初期可能会影响发音,舌头也容易起溃疡。价格基本在5万元以上,更适合预算充足且对美观度要求极高的人群。
有个现实问题:能做舌侧矫正的医生不多,因为操作难度大,熟练的医师不超过200人。建议先上中华口腔医学会官网查认证医师名单。
三个常见误区要避开
1. 年龄不是问题:40岁也能矫正,只是时间比青少年长3-6个月
2. 矫正器不是越贵越好:复杂的骨性龅牙可能必须用传统托槽
3. 保持器比矫正更重要:不好好戴保持器,三年努力可能半年就反弹
后给个实用建议:先找三家机构做初诊,对比方案和报价。记得要求看医生资质证书,重点看是否具备正畸学背景。牙齿是精密工程,的事还是要交给的人。
下次见到朋友摘牙套时那口整齐的牙齿,希望你不会再羡慕——因为很快,这也会是你的日常。





